生命之光——外国友人在中国的保膀胱之路
作者:博雅现在的Dany,依旧是那个儒雅、绅士、睿智,且能带给周围人快乐的人。
然而恐怕没人会想到,两年前,他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场抉择。初诊
早在2018年,Dany就陆续出现全程无痛性血尿,但因为能够自行缓解,他便没有在意。
2020年7月,血尿加重,Dany前往医院进行了腹部核磁和膀胱镜检查,确诊为膀胱癌,且肿瘤已经侵犯膀胱全层至浆膜,考虑T3期。
膀胱癌,顾名思义,就是发生在膀胱内的恶性肿瘤。血尿、尤其是无痛血尿,往往是它的首发症状。
因此,常有泌尿外科医生开玩笑说,膀胱癌这个恶魔还是比较友好的,它以出血这种可怕的症状来警示人们身体出了问题。
但是,跟其他所有普通人一样,Dany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Dany是个老外,在中国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的引导下来到广州做生意,至今已五年。他爱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,用他自己的话说,他已经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。
“我该怎么办?”Dany问医生。
“对于您这种情况,T3期,肿瘤侵犯深肌层,我们建议全膀胱切除+尿流改道术。”医生如实回答:“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主流的治疗方案。优点是可以根治,效果很好;缺点是创伤大,术后需要挂尿袋,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社交。”
“活着”和“有尊严的生活”突然变成了对立面。Dany此后又陆续辗转了几家医院,得到的却都是类似的答案。
该怎样选择?这是Dany面临的难题。
可生活就是这样,不止有晴有光,还有雨有阴。
转机
从医院出来,Dany坐在马路的座椅上。八月的广州正值潮湿闷热,看着手机里保存的与妻子的合照,手指触摸处,满是不舍。
生命承载不了太多的矫情,“我不想戴尿袋度过我的余生,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。”
Dany放下手上的工作,开始疯狂地在网上搜寻跟他类似病情的消息。
也正在此时,远在他乡的友人打来电话,告诉他在国外,有很多跟他病情类似的病人保住了膀胱。
“在中国一定也是可以的,一切都会变好的。”
Dany于是怀揣着内心希望的微光,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,找到陈俊星教授,寻求更好的治疗。
“我们可以尝试保膀胱综合治疗,跟你类似的患者,我们有很多保留膀胱的成功案例。”鉴于Dany强烈的保膀胱意愿,陈俊星教授说道。
陈教授的话就像一道光在Dany心中播散开来。
陈俊星教授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进行MDT讨论,最终给出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(TURBT)+新辅助化疗(GP方案:即吉西他滨联合顺铂)+PD-1(替雷利珠单抗)的联合治疗方案。
“之所以选择这个方案,是因为多联治疗后,如果患者病情缓解,我们可以保膀胱,即使缓解得不理想,也不会失去手术的机会。”陈俊星主任说道。
治疗
住院进一步检查,排除远处转移。
2020年8月12日,Dany在中山一院进行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(TURBT),术后病理显示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,与术前诊断相同。
术后四周,开始行两周期GP+PD-1,即吉西他滨+顺铂+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治疗,治疗后随机复查,MR提示肿瘤明显缓解。
这是很好的迹象。
后又进行两次GP+替雷利珠单抗治疗,复查之后,肿瘤依旧呈现临床缓解状态。
之后,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维持,临床缓解至今。
“到目前为止,这个病人已经持续随访18个月。”陈俊星教授如是说。
重生
四月的阳光明媚而不强烈,这感觉刚刚好。
Dany是幸运的,他成功保住了膀胱,能够更有尊严的度过下半生。
但我们好像也不能把他的故事简单定义为幸运,毕竟无论什么样的灵魂,被癌症折磨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。
何况,与病魔对弈的,不只是患者,还有科研工作者,还有医生。
正如中山一院泌尿外科主任陈凌武教授所说:“我们科室联合多学科团队进行保膀胱综合治疗,就是想在最佳的肿瘤控制和最大的生活质量获益之间达到一种平衡,传统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PD-1),给了更多像Dany这样的病人多一种选择。”
这就很像一群勇士。
在未知面前,即使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,但窗外的风景如何,我们并不知晓。
有人悲壮而去,有人向阳而生。
但无论是病人、还是科研者,亦或是医生,他们在走向自己生门的同时,也成为孤勇者,为后来人踏出一条路来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