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作者:淼淼 * e' P" R! y- c; W
我已经79岁,明年就80岁了!这漫长的人生,我没有因为战乱、贫穷、意外、天灾人祸、病痛……种种原因而先走一步。活到这个年纪,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。所以,从此以后,我会笑看死亡。我的叮嘱如下: ( w' w3 c, k, y4 j8 u! H6 Q* I" l
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,不动大手术,让我死得快最重要!在我能作主时让我作主,万一我不能作主时,照我的叮嘱去做! 不把我送进“加护病房”。 不论什么情况下,绝对不能插“鼻胃管”!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,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,我不要那样活着! 同上一条,不论什么情况,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。尿管、呼吸管、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! 我已经注记过,最后的“急救措施”,气切、电击、叶克膜……这些,全部不要!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,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,意义重大!千万不要被“生死”的迷思给困惑住!
# d; p5 F3 P. m Q$ P) P
" ?& T5 e( {* T0 ?# C----《预约自己美好的告别》琼瑶 ! v) q8 r, }# T1 q2 _9 F; Y
2017年3月,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中国当代作家琼瑶,郑重地给自己的孩子们写下了一封家书,这封家书一经公开,就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影响。“生前预嘱”这个新鲜的词汇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,成为了大家讨论的对象。
" V( X; q$ p% F; ~% C+ S7 J K死亡虽然沉重,但却是每个人生命的终点。通往死亡的大门千千万万,当我们的生命不可避免地走向尽头, ! U1 C9 I: B0 ^- ]* R4 u; f
是选择浑身插满管子,依靠生命支持系统艰难地维持毫无质量的生存状态?
& r& H7 v% p+ s! U还是放弃过度医疗,在家人的陪伴下尽量无痛苦、有尊严地离开呢? 0 P2 f3 O$ c; Z$ |" R: \5 b
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。因为善终不仅仅是纯粹的医学干预,更应该是身体、心理、精神三个层面的全方位干预。而家人的陪伴和尊重对于其精神和心里方面的支持至关重要。
4 P6 p7 T! I& g& d8 J& T$ Q2 I: j然而真实世界中,受“贵生轻死”的道德价值观所影响,绝大多数人不愿提起死亡,认为死亡是一个禁忌的话题。尤其问及是否对临终有所安排时,60岁以上人群较少答复。 & Q. x2 D/ M, [
除此之外,当生命终末期到来时,可能患者已经不具备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,只能由家属做决定。“有救就要救”是个顽固的观念,阻碍自然死亡的是亲人的爱与不舍。只要能达成活着的目的,就要倾尽全力,倾其所有的救治,全力抢救被当成最大的孝道。
, Y! T7 I& {2 n: Z( V2 G7 S9 H( a但我们要知道,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,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我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愿望度过余生。生前预嘱就是我们为自己做的一份死亡决定。
F2 p: n% |. l7 m台湾作家李敖先生在2018年去世后,其子发微博,“我的父亲李敖,在今天早上10点59分安详地离开了,我和我的母亲都在旁边陪伴着他,关于我父亲之后的安排,一切遵照他的意愿和他的一贯作风,不举行任何活动,一切从简”。
% n8 ]$ A& V. y! r# J* s与琼瑶女士一样,李敖先生也立了生前遗嘱。
" n+ m" e: P' s那么,生前预嘱是什么?
# J/ q) T/ m" _5 L& t2 \8 L生前预嘱是一份在本人清醒的时候自愿签署的文件。通过这份文件,签署人可以明确表达本人在生命末期,希望使用何种医疗照顾,包括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比如气管切开,人工呼吸机,心脏电击等等积极的“有创抢救”,以及如何在临终时尽量保持尊严。 9 y2 X0 b. i# o) d2 z' L- {" V
生前预嘱,就是让大家规划自己的死亡,为自己规划一个有尊严的死,而且是最少痛苦的死。尊严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,而死亡本身也是需要尊严的,是每一个人尊严的最后一次体现。 + b! [! J1 e2 v9 P6 z1 ]
在2021年死亡质量和死亡指数评估中,中国在8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3位,远落后于早已生前预嘱合法化的我国台湾地区(第3位)。 死亡质量评估
* n6 d F6 [0 Q+ N9 X+ |/ m. X; B X我国的生前预嘱推广起步于 2006 年,罗点点女士创办了“选择与尊严“公益网站,首次发布了生前预嘱文本《我的五个愿望》。在运营网站的基础上,2013 年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。 “选择与尊严”—我的五个愿望
1 f7 ]: b9 C9 G) R) \. ]$ q目前,生前预嘱在我国大陆地区仍处于民间推广阶段。不过好在,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认识到生前预嘱的重要性,并不断探索推出相关政策。) b; a( t2 {, r* e6 [4 ^* k4 d6 y; x
3 s7 r4 c- V' P- X; N
2010年,全国政协委员胡定旭、凌锋、陶斯亮分别就“生前预嘱”提交提案。2012 年,顾晋向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提交议案,建议制定行政法规或规章在全社会推广“尊严死”,让“生前预嘱”具备法律效力。
9 G, `0 @3 H: X8 s$ y1 K6 Q, W2021年11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》,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,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当然,这其中也包含了老年人尊严离世的问题。
) |' k( f, y0 N$ K( c而就在今年的6月23日,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》修订稿,更是将生前预嘱写进了条例。 ) h# g2 Q+ {) j0 V e# S" z' K
其中,新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:收到患者或其近亲属提供具备下列条件的患者生前预嘱的,医疗机构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措施,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:有采取或者不采取插管、心肺复苏等创伤性抢救措施,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,进行或者不进行原发疾病的延续性治疗等的明确意思表示。
7 m5 G3 p* k! |1 ~ @4 [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将「生前预嘱」纳入法律体系。深圳的“生前预嘱“首次立法,在重症临终抢救上不再由家属来决定,而是尊重患者本人所立定的“生前预嘱”来决定。在“生前预嘱”方面,深圳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 , q7 M9 Q& ^7 H
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,当下老年人越来越重视终末期生活质量,并愿意主动做生前预嘱,与子女坦率地沟通后事安排;年轻一代也越来越开放,关注生死的话题,探讨生命的意义。 “选择与尊严”网站历年登录网站、注册网站、注册生前预嘱人数 . v5 y: c/ T/ {% L( v
人终有一死,但我们一生都在千方百计的逃避这个结局,即使知道没人能逃得过,也不愿直接面对,随意谈论。
, o o) i2 m! E0 I. g, D" W* h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人被使用各种器械和医疗手段来延长寿命。有些人,虽一息尚存,但毫无尊严。 ! Y, ?2 L) T4 z4 n$ Q7 K
死亡,不应该是禁忌与惧怕,参透生死的迷局,才能活得更明白,走得更理性。
) Z6 H* F8 j; A* f每个人都会走上最后一段路程。那个时候,如果不愿再毫无尊严地承受痛苦,生前预嘱或许能实现你最后的愿望。
1 q- m/ r+ U/ X- g' k
' T/ u8 R, e) Y/ a7 U' M/ ] |